|
甲胎蛋白(α-fetoprotein,AFP)AFP是胎儿发育早期合成的一种糖蛋白(α1球蛋白),分子量70kD,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。甲胎蛋白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,包括运输功能、作为生长调节因子的双向调节功能、免疫抑制、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。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,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。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,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。 参考值:血清AFP <20μg/L 临床意义: 1、原发性肝癌,77%的患者AFP>300μg/L,但有部分患者AFP始终不升高 2、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,血清中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,但一般在300μg/L以下 3、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,如睾丸癌、畸胎瘤等升高 4、妊娠三个月后,血清AFP含量开始升高,分娩后三周恢复正常。 5、对于乙肝和丙肝引起的肝硬化者,建议每6个月作一次AFP和肝脏B超,以便早期发现癌变。当AFP持续升高大于400-500ug/L时,要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性。 6、对于肝癌复发的监测,建议3-6个月测定一次AFP,连续两年,以后每年测定一次。 适用人群: 1、妊娠期妇女: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,可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血液中,因此妊娠期孕妇的甲胎蛋白可呈生理性阳性 2、病毒性肝炎患者:其升高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程度有关 3、肝癌患者: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指标,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; 4、部分健康人群:小部分正常人群可出现AFP高于正常参考值水平的情况; 5、肿瘤:其他系统肿瘤向肝脏转移时,可出现AFP升高。 |